上海此輪新冠疫情已持續(xù)多日,防控形勢十分嚴峻。許多居民隔離在家半月有余,不少小區(qū)解封后重又被封,給大家的工作、生活帶來太多不便,相關損失與心理壓力難以估量!奮戰(zhàn)在一線的醫(yī)護人員也早已疲憊不堪。為此有熱心專家團隊編制了《上海居民中醫(yī)防治新冠疫情系統(tǒng)指南》,依托簡便易行的中醫(yī)防疫措施,讓滬上的每一個人,每一個家庭,積極參與到保障自己健康的工作當中來,和政府一起,為快速控制疫情付出自己的努力!
“主動抗疫我參與,中醫(yī)預防有我家”
《上海居民中醫(yī)防治新冠疫情系統(tǒng)指南》
鑒于居家隔離或被封控所導致的配送不便,我們在指南里強化了簡單易行的食療等非藥物抗疫方法。
一、生姜檸檬蜂蜜水
1、生姜2份,檸檬1份,蜂蜜1份,水適量。
2、將姜片或姜泥煮水,加入檸檬片,待水降溫后再加蜂蜜,混合均勻;
3、亦可先煮開水,加入姜片及檸檬片,水降溫后再加蜂蜜,混合均勻。
注:每天可以此為主要飲品。辛酸化甘、辛甘化陽,祛寒濕,提高免疫力,預防病毒。
二、蒜泥呼吸法
1、取蒜瓣1-2瓣,搗成蒜泥;
2、把蒜泥放在湯匙里,上覆一錫箔或玻璃糖紙,避免口腔粘膜與蒜泥接觸;
3、將湯匙含入口中,張開嘴巴吸氣至呼吸道深處直達肺部;
4、吸滿后做吞咽動作;
5、盡量長時間屏住呼吸;
6、然后鼻孔盡量緩慢呼氣。
7、以上整套動作連續(xù)做,保證時長達到10-15分鐘。
8、然后將湯匙取出,蒜泥丟棄即可。喜食大蒜的人亦可將其吃掉。
注:上述過程或產生鼻涕、痰、眼淚等現象。
此種情況下應堅持呼吸,將鼻涕、痰、眼淚等及時充分排凈。每天3次即可。
三、香油滴鼻法
1、用棉簽沾麻油(即芝麻油或香油)涂入鼻孔中;
2、輕捏幾下鼻腔,確保鼻黏膜被一層薄薄的香油覆蓋;
3、一天3—4次均可。
注:麻油就是古人的“口罩”,可阻斷病毒傳染。
四、柚子橙子煮水
1、柚子、橙子,水適量;
2、將柚子和橙子去皮;
3、放入剝開的柚子肉和橙子肉,水燒開;
4、水燒開后再煮3分鐘左右。
注:此法建議下雨天喝;柚子和橙子都是芳香類水果,擅長宣散肺里面的邪氣。橙子蒸熟本身就是治咳嗽的偏方。肺宣散邪氣的功能增強了,感染病毒的幾率自然降低。
五、銀耳大棗湯
紅棗補氣補血,補氣是補脾之氣,通過對脾之氣的彌補可以增強氣血的生化功能。
銀耳實際上是滋補肺陰的食材,也是藥材,二者合用可脾、肺、腎三氣同補。
注:此法建議晴天喝。
六、蔥姜大米湯
1、生姜30克、蔥白20克、大米50克,水適量;
2、將生姜切末,蔥白切末備用;
3、將大米淘凈放入鍋中,加水燒開煮熟以后,加入姜末和蔥末,繼續(xù)煮15分鐘即可。
注:適應風寒癥狀。
七、大蒜煮水
1、大蒜頭2個,水適量;
2、將大蒜剝皮、拍碎,放入鍋中,加水;
3、開大火將水開后,轉小火慢熬10分鐘,使得大蒜味充分被釋放;
注:大蒜味辛辣,加冰糖、紅糖佐之共煮,可增加大蒜水甜度,避免大蒜的辛辣對腸道的刺激。
八、艾煙消毒法
1、在家庭或工作場所點燃艾條或艾葉;
2、艾條或艾葉燃燒的煙對空氣有很好的殺菌及病毒抑制作用;
3、每天可上下午各一次。
九、蒼術熏煙法
1、買生蒼術,按照每100㎡使用空間每天需要50—100g的量來配置;
2、買來的蒼術如果不易點燃,可將其干燥一下;
3、點燃蒼朮,看見明顯火頭后吹滅明火;
4、將吹滅明火的蒼朮用風扇吹,以達到生煙的效果。
注:每天熏一次就行。
十、穴位按摩法
本法來自于《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(yī)藥診療專家共識(2022 春季版)》:
1、合谷穴
合谷穴自我按摩一般采用拇指按法或者揉法在穴位上操作,右手拇指按揉左手合谷,左手拇指按揉右手合谷。
以左手合谷為例。操作時,左手自然放松,右手拇指螺紋面按住合谷穴,按壓的方向朝向第二掌骨,持續(xù)下按、緩緩用力,以有酸脹感為度,按壓10秒左右后,緩緩上抬,再往下按,反復操作,按8-10次;再換手按壓對側合谷。如果用揉法,應該在下按之后,再緩緩揉動,不論順時針還是逆時針,以順手為宜。
揉動的過程中,以自己感到酸脹為度,帶動皮下組織運動,拇指和皮膚之間不能夠有摩擦;在一側合谷穴上按揉持續(xù)時間約1分鐘左右。每天早晚各做1次。
2、迎香穴
迎香穴自我按摩一般采用中指按法或者揉法在穴位上操作,左手按左側迎香、右手按右側,雙手中指同時按揉;食指可以搭在中指上助力。
操作時,頭部自然放松,中指螺紋面按住迎香穴,按壓的方向垂直面部,持續(xù)下按、緩緩用力,以有酸脹感為度,按壓10秒左右后,緩緩上抬,再往下按,反復操作,按8-10次。如果用揉法,應該在下按之后,再緩緩揉動,不論順時針還是逆時針,以順手為宜。
揉動的過程中,以自己感到酸脹為度,帶動皮下組織運動,拇指和皮膚之間不能夠有摩擦;按揉持續(xù)時間約1分鐘左右。每天早晚各做1次。
3、風池穴
風池穴自我按摩一般采用拇指按揉在穴位上操作。
操作時,雙手放在后枕部,掌心對著耳朵,雙手拇指分別按在兩側的風池穴上,其余四指放在枕部兩側。用拇指螺紋面按住風池穴,按壓的方向斜向頭頂,持續(xù)下按、緩緩用力,以有酸脹感為度,按壓10秒左右后,緩緩上抬,再往下按,反復操作,按8-10次。如果用揉法,應該在下按之后,再緩緩揉動,不論順時針還是逆時針,以順手為宜。
揉動的過程中,以自己感到酸脹為度,帶動皮下組織運動,拇指和皮膚之間不能夠有摩擦;按揉持續(xù)時間約1分鐘左右。每天早晚各做1次。
十一、湯藥預防方
1、葛根湯加茯苓、白術——此方由倪海廈先生經方團隊楊貞醫(yī)師提供:
注意:如果服用者有心臟疾病,則禁用麻黃,改用荊芥8g,防風8g,蔥白五根替代。
2、經典中醫(yī)團隊潘曉川教授提供:
3、以上湯藥的煎煮方法:
1)使用玻璃、不銹鋼、搪瓷或者砂鍋做為煎藥容器,忌用鐵器、銅器和鋁器;
2)煎藥前,將藥物放入容器內,加干凈冷水浸泡藥物90分鐘以上,加水量以淹沒過藥3-5cm為宜;
3)用大火將浸泡的藥煮沸后,轉為小火;
4)維持藥物沸騰20分鐘;
5)煎煮時要注意加蓋并且不宜頻繁開蓋,防止藥效降低;
6)每付藥最后煎出兩杯(總量300ml左右),早晚各服一杯,需溫熱服用。
十二、腹式呼吸調息法
1、心靜下來,放下所有喜怒哀樂等情緒;
2、然后將注意力引導至腹部,肚臍稍下的位置;
3、閉上嘴巴,用鼻子呼吸;
4、吸氣時鼓起腹部,呼氣時腹部憋下去;
5、每次吸氣和呼吸,速度要慢,程度要深,氣的進出要勻速;
6、每次堅持十分鐘,就會感到身體舒服多了!
中醫(yī)藥在抗“疫”中的重大作用和貢獻,早已經過臨床效果得到有力證明!
“中醫(yī)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%以上。中醫(yī)藥能夠有效緩解癥狀,能夠減少輕型、普通型向重型發(fā)展,能夠提高治愈率、降低病亡率,能夠促進恢復期人群機體康復”;
“中醫(yī)藥以前是、現在是、未來仍然是人類抗“疫”的重要武器。”
雖然最近疫情卷土重來,形勢非常嚴謹,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,只要有中醫(yī)藥的加持,我們一定會熬過這最后一關!大上?;貧w全面生產生活正常秩序指日可待,也同時為整個國家早日全面控制疫情作出上海人的貢獻!
(文章部分內容轉載自網絡,侵權刪)